top of page
Search

19年樓市預告:負資產重臨

  • Writer: landvoice
    landvoice
  • Dec 28, 2018
  • 2 min read

李心怡


ree
網圖

2018年快將過去,趁機寫明年樓市展望,筆者預期新增負資產將會復現。


在此首先跟大家定義「負資產」,根據金管局的解釋,是指物業現時市值低於未償還按揭餘額;截至十一月的最新公佈數據,今年第三季依然錄得零宗新增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個案,是2017年首季以來,連續七季保持錄得零宗負資產。


那何以筆者會說新增負資產很快重現呢?這當然要說金管局的數據是有滯後,而且今年第四季樓市開始回落,幅度之快也是過往少見,很多在今年中心急如焚上車的,隨時都是這浪樓市的摸頂一族。

若買入的是二手樓,坦言因為按揭成數不高,要達致金管局定義的負資產,機會是微乎其微。不過,如果買入的是發展商的新樓,特別是呎價超貴銀碼卻唔高的納米樓,情況卻是另一回事;事關很多衝入納米樓的,都是選用發展商高成數按揭,甚至毋須入息證明和通過壓力測試都借到的「呼吸PLAN」。


這些高成數按揭的安排,很多只是拿首期一成出來,部分甚至僅拿半成首期便可上車;只要樓價下跌半成或一成,這批人士即成為負資產一族。以現時樓市大吹淡風而言,樓價跌一成可說絕不誇張,估計樓市暴跌三成者,更大有人在。


或許有人會說,承做「呼吸PLAN」者其實是賭樓市有升無跌,實際是在做「九成半孖展」睇樓市三年後向上,口袋裡還是有錢,當享受完發展商首三年低息優惠後,大可轉向銀行上會。

筆者不反對有這類人存在,但相信為數不多,事關辣招導致買賣樓宇交易成本大增,短炒獲利的機會愈來愈難。而就算真的有錢,打算三年後轉按者,隨著樓市向下,業主有機會因將來銀行估價不足,無法轉按焗捱貴息,最終都是淪為負資產。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