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香港床位住客50萬
- landvoice
- Nov 16, 2018
- 2 min read
高尼

一代武俠小說泰斗兼明報創辦人,筆名「金庸」的文壇奇才查良鏞先生逝世,相信大家或多或少亦有讀過金庸的小說,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等小說都陪伴不少港人成長,再者金庸先生作為明報創辦人,本身亦曾於報章任職的筆者,自然對於這位一代報人份外婉惜。
金庸作為一名武俠小說的作家,同時亦都是香港第一代報人,昔日文人辦報亦成為當年一個社會潮流,過去曾於大公報任職的金庸,在創辦明報時,發揮知識分子的力量,積極參與社會,以至為社會政策起倡議作用。
近日從網上社交平台,找到了於1959年5月20日明報創刊號的頭版,原來昔日明報創刊,當日頭版頭條的標題是用上「一個美國人在中國」,從當年中美國力的差距來看,這篇報導自然有一定吸引力,其次是一篇約600字的發刊詞,題為「公正、善良、活潑、美麗」。
不過筆者最留意是刊登於頭版下半版當眼位置的「三條」報導,大題是「香港床位住客五十萬」而細題則為「上床閨女、下床寡佬」,現在看來這個標題確實生動地描繪當日的房屋居住問題。原來房屋問題已經煩擾香港近60年,相信大家還記得當時社會是「72家房客」的年代,一個單位竟然擠滿了72家不同的租戶,共住於同一屋簷下,居住於上格床是一名黃花閨女,但同時間下架床的住客竟然是單身寡佬,當中引發社會問題可想而知。
當然隨著社會進步,加上政府亦提供大量公營房屋來解決市民的居住問題,相信現時已甚少床位出租、以至籠屋等問題,但現時劏房問題仍然相當嚴重,以數字來看,在1959年當時全港人口僅300萬人左右,竟有多達六分一人以床位作居所,但今日今日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城市,卻估計至少有約30萬人住於劏房。
按統計處於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當時全港約有近21萬人,居住於約9萬多間劏房內,但由於有關統計並有計算居住於工廈劏房的住戶,加上近年劏房問題有增無減,保守估計現時隨時會有達30萬人居住於劏房內,雖然比對於60年前的床位問題,以至20至30年前的籠屋問題,今日居住於劏房人口比例可能已經有所減少,但劏房居住環境依然惡劣,原來過去60年來房屋問題一直宗解決。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