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富貴、私樓閉翳
- landvoice
- Sep 12, 2018
- 2 min read
阡陌

未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內地曾經有一句,「我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意坐在自行車上笑!」,一度成為市場熱話,原來這一句是來自內地相親節目「非誠勿擾」中,一位來自北京的平面模特兒的一句,有人形容這句是拜金女的寫照。當然筆者並亦非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想法。
或者我們試想想,如果在香港的場景,這句說話或者可以改寫為,「我寧願住在私樓裡哭,也不願意住在公屋裡笑!」,你想住在私樓,還是住在公屋,可能以往來說,私樓富貴無樓就閉翳,不過在現時高樓價社會,花上半生積蓄來買一個只有一百多呎「納米樓」,銀行加息供樓負擔更大,即使私樓樓價升都係「紙上富貴」,因此近年確實有不少人會認為「買樓正蠢材,不如住公屋,留多個錢更好。」
對於租住公屋的人來說,由於租金比較平,即使收入增加成為富戶,但即使是富戶的租金仍然遠較出面私樓的租金平好多,住在公屋的居住面積亦隨時比起,現時住在新一代面積只有一百多呎的納米樓更寬敞。
再者筆者亦認識不少的朋友,有些住在公屋由於租金較低,平時的生活開支反而較富裕,可以隨時去旅行,買車代步亦較輕鬆,相反有些住在的私樓的朋友,由於大部分收入用於供樓,或是支付租屋開支,平日需要「死慳死抵」,加上車位不足,買樓代步更加遙不可及。
究竟你會選擇,住在公屋享受富貴生活,或是花上大半生的積蓄,買間私樓但就會生活節制、住得閉翳,當然筆者亦相信這已經不是拜金的考慮,而是一個價值觀取向。或者你亦可能說,由於私樓價錢已經升至一個不可負擔的水平,既然上車已經幾乎成為「不可能的任務」,只好人人排隊輪公屋。
再者近日亦有人重提,政府應該重推「租者置其屋」的公屋出售計劃,可以協助公屋居民上車,同時計劃亦有助公屋買家,亦因此而可以分享資產價格的升值,不過相信大家亦明白,整體出售公屋的流通量亦異常地低,當中主要是縱使公屋價格跟隨大市上升,但價格與私樓差距亦不斷拉闊,最終公屋業主亦難以換樓,流通量低令業主可能只是「紙上富貴」。最終要解決公屋富貴、私樓閉翳的局面,仍需要搭建真實而有效的置業階梯。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