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營是林鄭的一杯茶
- landvoice
- Sep 17, 2018
- 2 min read
畢二居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為期五個月的公眾諮詢結束,報告未提交,外界已質疑小組被廢,因為特首林鄭月娥將會在<<施政報告>>中交待房策的「大動作」。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由開鑼起到進行土地大辯論,有學者公開唔俾面,公開寫文指「土地大辯論笑話連篇」,這個說法其實只是講出了坊間「花生友」的想法,尤其特首林鄭月娥早前見傳媒,談到會推動的房策,早有整套計劃。
政府在覓地小組撰寫報吞前打開口牌,力推政府認為可行的方案,當中包括大型填海。從黃遠輝的說法及一般人的估計,現時有一、兩個方案是熱門中的熱門,亦是專責小組尚未召開會議時,大家已認為是不能避免的做法,包括填海及加強發展棕地。其實,真正有爭議和難度最高的是推動公私合營,發展新界土地。有報導傳媒高層在和特首面談過程中,覺得當局對此非常熱衷,之後還有評論認為未來政策會對地產股有利。
特區政府鍾情公私營合作,道理簡單不過,發展商手握大量新界農地,也是中、短期增加供應最實際的方法,畢竟填海起樓無論點快,都要十年八載。要用發展商手頭農地起樓有兩個方法,一個是收地,但政府怕要打官司,另一個就是合作。市民大眾如果想早日有多點樓宇供應,合作發展有機會雙贏,難題是社會動輒冠以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罪名,土地大辯論原先想發揮的其中一個作用,就是把這個方案和民意之間的鴻溝縫合。
覓地小組在公眾諮詢過程中,曾想想為公私營合作護航,倡議成立獨立機構,發展及處理補地價機制,其後因被指有預定議題才對這個方案轉趨低調。從林鄭最近露的口風,公私合營是她心儀的一杯茶,覓地小組的結論一是設法配合 ; 否則就難逃被廢命運。
Opmerki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