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帶你返屋企食飯」
- landvoice
- Dec 28, 2018
- 2 min read
高尼

唔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呢個題目,其實這條題是來先幾年前高登討論區的一篇「潮文」,當年這篇講述住屋問題的潮文,文章在網上發表後即引來極大迥響,引來不少人的共嗚,連帶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在今年出版的新書「不能迴避的現實—回顧任局長五年的房屋政策」一書中亦有引用這篇潮文。
其實這篇潮文的內容相當簡單,描述了六類人見家長時所受到待遇,原來女方家長會按未來女婿六種不同的家庭背景,有著不同的反應,其中以「租人樓不論咩樓」都會最受冷待,佢會覺得日後個女可能要同你一同捱貴租,所以「伯母會話我有D唔舒服要入房先…你自便la,最終不歡而散」,其次是「租住公屋」、「住在買的公屋」、及「住在買的居屋」。
最受善待就是住在私樓的男生,無論是住在「父母買下的私樓」、以及「自己所買的私樓」,最後都可以加料,「呢餐飯…有飯食之餘又有雞脾食」,因為「話之你有乜學位有乜沙紙…話之你老豆老母買落定自己買…樓契最緊要…走時外母會問你點解唔坐多陣…同女入房玩下電腦…」。
相信大家亦明白住屋的問題,是香港人最煩惱的問題,正如新近viuTV的電視節目「人住公屋我住公屋」,作為客席主持的前立法會議員梁國雄便直言,用香港來比對新加坡,「如果人生剩係得返解決住嘅問題,仲衰過人生剩係住。而家香港就係人生只係解決住嘅問題,人哋解決咗喇。」
當然其實解決住的問題還未足夠,正如「女朋友帶你返屋企食飯」這篇潮文所揭示,就算你有地方住都好,「租樓住」、同「買私樓自住」,兩者的待遇是相當不同,因為「租樓住」始終都會有捱貴租,相反如果有層私樓自住,日後不用為貴租而煩惱外,遇上升市能可以「靠層樓來發達」。
說到底,政府不單要解決住的問題,也要同時解決市民置業問題,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講座教授王于漸在其著作「面對不均再創奇蹟」,當中便提及現時香港自置居所的情況,現時本港自置居所比率只有五成,與新加坡在組屋政策下的九成自置比率相距甚遠,王教授直言社會貧富懸殊,無樓一族因無法分享資產升值的利益,引至民怨日增。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