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謂整色水 推公私合營
- landvoice
- Aug 6, 2018
- 2 min read
畢二居

政府成立土地供應小組展開「土地大辯論」,點知地未搵到,先引起無地大恐慌,買家前赴後繼入市,令樓價連升多月,單係今年已經升咗一成,如以同樣速度,一年樓價升一成半,好多儲首期人仕辛辛苦苦儲錢入紅薄仔,結果愈儲離置業夢想愈遠。買家咁心急買樓,連美國話明要再加息都聽而不聞,要多得土地小組用的恐慌策略,高調宣布土地短缺程度超乎原先估計,相信未來十年八載都不能解決。
覓地小組話土地短缺好難快手解決,港大學者就醒過佢哋,提出發行「土地債券」,通過換地及發行土地債券,讓土地業權人交回農地俾政府,從而加快整合及發展新界私人土地,釋放土地建屋。
建議提出後,有記者就話呢個做法好似當年政府的換地權益書。學者就話兩者不同之處,係當年有完整規劃先至收地,好似沙田新市鎮,就係咁樣覓地發展出來。
換地權益書講明有拖無欠,令地主願意同政府合作。當年港英政府無錢,想出換地權益書,堪稱絕世好橋。本來,橋不怕舊,最緊要受,學者今日重新包裝呢招又得唔得呢?
好橋翻炒唔可以話一定唔得,但亦要明白世界已經不同以前,最重要是無論港府抑或發展商,大家都係有錢無地。曾經擁有最多換地權益書的發展商中,南豐發展係其中之一,但早前公司行政總裁梁錦松都自嘲,話南豐係無地的地產商。南豐早年有大量換地權益,用來換了將軍澳的靚地,用來發展南豐廣場等大盤,可惜好多都係樓市低潮時推售賣清,所以吸收咗過去經驗,而家手頭有地的發展商,相信都唔會隨便「借地」,因為邊個知道今日借咗地,他日會不會被人順便收番,賠錢不賠地?
再者,既然土地咁珍貴,發展商肯定都要高回報,變相做「地皮大耳窿」,咁搞法未來政府咪仲無地?
學者愛動腦筋,但有時想法太過刁鑽。早知燈係火,何必隨街摸,政府如果為了可以早日覓地解決燃眉之急,連向發展商借地都肯諗,咁不如叫覓地小組唔使再整色整水,由當局力推公私營合作,直接就叫發展商擰地出來齊齊玩好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