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發展商勢反對「七三開」共享

  • Writer: landvoice
    landvoice
  • Oct 15, 2018
  • 2 min read

李心怡


ree
網圖

林鄭月娥新一份《施政報告》終於出爐,最受關注當然是房屋政策,填海已經有很多人討論了,筆者也沒有甚麼獨特意見可補充,在此想探討「土地共享先導計畫」。


如果大家一直有跟進土地供應專責小組這幾個月的消息,你會發現十八個選項之中沒有「土地共享先導計畫」,其實特首在玩語言藝術,說穿了即是早前談論已久的「公私營合作」,共享感覺只是貼地一點吧。


林鄭指城規會過去數年僅審議二十宗新界土地的私人屋宇發展改劃申請,當中只有七宗獲城規會同意,涉及約十八公頃土地,未能有效釋放土地,因此推出「土地共享先導計畫」。根據這計劃,有新界農地的私人發展商可申請「土地共享」,假設某地原本可建十萬平方呎樓面,經計劃放寬地積比率後,可建樓面增至一百萬平方呎,額外的九十萬平方呎樓面便要跟政府共享,以七成比例計,六十三萬呎用作興建共營房屋,至於二十七萬呎額外所得的私樓面積,亦要補足地價。


發展商持有農地多年,當然不是希望務農,終於等到今天政府推行這「大茶飯」。筆者認為從發展商角度看,肯定是有益冇害的政策,因為放寬地積比率勢必增加麵粉供應量,惟發展商絕非省油的燈,肯定會在「共享」個程中討價還價,屆時便成為「你享得多還是我享得多」的議題。


發展商長久以來買入大量農地,有指每呎成本只需數百元,這筆數更早已入帳,近乎零成本了。發展商絕對有能耐跟政府打耐力戰,而且「土地共享先導計畫」發球權在發展商手上,大可慢慢試政府的底線。筆者有理由相信,發展商即將開聲反對「七三開」,到時便要看政府是否有牙力跟發展商討價還價了。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