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床盤出現是政府的錯
- landvoice
- Nov 29, 2018
- 2 min read
李心怡

兩年前屯門新盤菁雋發展商的一句「紫禁城咁大,皇帝都係瞓一張床」,形容空間狹小唔所謂的金句,近日又再無限輪迴,事關「龍床盤」近日準備開賣,平面圖終於曝光。其中實用面積最細的單位只有一百二十八呎,比標準車位還要細;若扣除廁所、洗手盤等地方,空間更只有約九十呎,說是監倉也不為過。
坊間猛烈評擊這類超級納米樓,偏偏在過去數年卻是甫開售便搶購一空,大眾紛紛視為最後上車的機會。如今樓市回落,假若菁雋仍銷情理想,筆者只可說香港人「盲搶樓」了。
很多人認為發展商狂建「納米樓」無良,筆者對於這點有保留,商業社會賺取最大利潤無可厚非,既然市場對納米樓有強烈需求,發展商只是供應市場渴求產品罷了。
反之,政府是納米樓的共犯,事關為求加大新樓供應量,政府在審批納米樓時未有好好把關,讓發展商過關開出很多「劣則」納米樓。
事實上,在政府的角度,一直未有定義何為「納米樓」。筆者認為政府是時候向公眾解釋對納米樓的立場,以及規管此類型單位,否則往後只會愈來愈嚴重。
不少專家已經提出,長期生活於擠迫的環境會影響情緒,包括加重壓力、焦慮及抑鬱等,且更易和家人衝突,甚至更暴力行為。另有學者表示環境擠迫對人的影響是分階段的,例如兒童在擠迫環境可能變得內向、自卑及沉默寡言,青少年則會表現得不喜歡留在家中,在外流連,在家時與家人衝突的機率都相應增加。總括一句便是「住納米樓危害健康。」
Comments